本片透過衛星影像揭露中國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建造的大型軍事模擬靶場──包含外形酷似美國「福特級」航母與「艾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巨大靶體。影像與歷史演變顯示這些並非真艦,而是用金屬骨架、竿柱與平面輪廓構成的仿真標靶,有的為二維輪廓,有的為三維可移動模型。
場內怪異的鐵路軌道並非直線,而是多彎曲折,連接靶場與大型棚艙設施。專家推測這些曲線軌道用於拖動或模擬航艦 evasive maneuver(閃避動作),以測試中國導彈在面對移動目標時的追蹤與命中能力。竿柱可能為感測器或雷達反射器,用以還原戰艦複雜回波特性與紀錄打擊效果。
片中指出,中國可能在測試專為反艦而改良的東風-21D型彈道導彈(反艦彈道導彈,ASBM)。此類導彈以高拋軌跡再返入大氣層,搭配可機動再入載具,可在下落階段修正航向以攻擊移動的艦艇。配合衛星與感測網,中國能提高對移動海上目標的偵蒐與引導能力。
若此能力成真,將改變海上力量投射格局:美國航艦可能被迫遠離中國海域外數百公里,導致艦載機作戰半徑受限,削弱航母在台灣海峽與南中國海的即時兵力效用。公開進行沙漠試驗並非單純炫技,也具嚇阻與戰略宣示效果。
影片同時提到其他國家也曾建模仿目標(例如伊朗)、以及美國在本土也使用假城鎮或仿敵飛機/戰艦進行訓練,強調以假靶實驗為常見軍備與訓練手段。中國展示與測試此類能力,對美中海上對抗與台海局勢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外溢影響包括台灣已展開大規模兵演以應對可能威脅,國際媒體與情報機構持續觀察此類設施與試驗進展,因其可能改變未來區域軍事均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