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訪談對象為美國國防部下屬的「全域異常解析辦公室」(All-domain Anomaly Resolution Office, AARO)代表約翰·卡斯洛斯基(John Kasloski)。他概述了辦公室的定位、工作流程、目前數據情況、典型個案,以及面臨的技術與社會挑戰。
背景與命名:由於「UFO」一詞在大眾語境中已高度與外星生命聯想,政府改用「UAP」(Unidentified Anomalous Phenomena)以避免預設結論,保持中立、科學的調查出發點。
人員與專業:卡斯洛斯基具電機工程與量子光學背景,曾在NSA研究機構工作,辦公室人力為數十人(流動性高),但重點在於與各政府機構、學術界與民間專家的跨部門合作。
資料來源與偵測工具:主要來自國防部人員(飛行員、地勤)、聯邦機場管制(FAA)、執法單位,未來將開放公眾上報通道(目標在財政年度結束前開放)。偵測工具包括目視、民用與軍用攝影機、雷達與其他電磁傳感器,並計畫部署更大口徑、廣布且經過校準的感測器。
資料處理與技術:目前藏案約1800件,辦公室正大量投資自動化處理、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用以初步分流與找出關聯。卡斯洛斯基強調人類分析不可或缺,AI僅作為輔助;同時面對AI造假(deepfake)帶來的辨識壓力,需持續升級對抗技術。
分類與保密:現象本身通常不具機密性;被列為機密的多為資料來源或感測器能力(例如特定軍機/平台的高解析度感測器)。因此公開時會去除或降解析度以免洩露我方偵測能力。
統計與調查結果:辦公室已結案約40%;約57%案件缺乏足夠科學級資料仍為開放;真正經仔細分析後仍無法解釋、屬「異常」的約佔2%。卡斯洛斯基指出,多數案件最後能以常見現象(鳥、氣球、氣象光學、星際/行星、飛行器、空拍平台或民俗放天燈等)解釋,關鍵在於取得高品質、多角度與多儀器的資料。
案例說明(摘要):
- 「Go Fast」:表面看似在近海低空高速運動,實則因視差與幾何錯覺,目標高度遠高於想像,運動速率與風速相符,可能為鳥或氣球。
- 地中海/埃特納火山影像:初看似穿越高溫火山灰雲的不尋常目標,經多單位獨立分析與模擬後,推論目標距離與溫度條件更接近平台—較可能為常見空中物體,並非穿越超高溫流體而不受影響。
- 波多黎各紅外影像:中波紅外下兩物體看似融合與穿越海面(跨域現象),實為熱交叉與背景溫度造成觀測錯覺,估計尺寸約1米,與氣球或天燈相容。
- 執法人員目擊黑色三角體並垂直加速離開、伴隨強烈閃光:屬於仍需進一步調查的典型未解個案(示範了質性證詞難以立即量化的情況)。
威脅評估與優先順序:調查重點不是追求神祕化,而是判定是否對國防或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辦公室以「是否展現異常性能/示意可能為先進技術」做分流:若只是隨風飄浮的模糊物(cloud/balloon),通常不被評估為威脅;若在大氣低層出現極端運動(例如極高加速、超高馬赫數等),則列為高優先調查對象。
偏差與社會因素:談及收集偏差(地理、報導偏好、群體心理與確認偏誤)與「汙名化」現象,卡斯洛斯基承認部分人因為擔心被貼標籤而不願回報。辦公室計畫以提升透明度、公開教育資料與學術發表來建立信任與提高通報意願。
未來計畫:包括推出公眾上報機制、公開更多影片與敘述、提供教育材料、與民間科學社群合作、在FY26發行科學期刊並舉辦工作坊,並尋求與他國合作與資料分享。也考慮以統一校準的感測器或由政府部署的觀測站收集高品質資料(而非直接販售感測器給民眾)。
結語:卡斯洛斯基強調辦公室採用科學方法與跨部門合作:不以「外星」為前提、不做信仰審查,目標是蒐集可靠、多源、可驗證的資料,評估國家安全風險,並在可行範圍內增加透明度以爭取公共信任。實務挑戰包括資料品質、AI造假、機密保護與社會心理偏差,但透過更多感測器、合作與公開教育,能逐步縮小未解案件的比例並提升辨識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