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七個創作與製作環境音樂的主要技巧

 這段YouTube影片是音樂製作人Mike分享他從零開始創作環境音樂的過程,並提供七個創作與製作環境音樂的主要技巧:


1. **注重聲景與氛圍元素**:利用自然聲音(如雨聲、風聲、海浪聲)或合成的氛圍聲,營造整體氣氛,這些聲音通常沒有明顯的和聲或調性。


2. **使用Drone與Pad音色**:Drone通常是持續的長音低音,類似踏板音;Pad則是柔和的和聲質感,提供豐富的和聲背景。


3. **營造深度與空間感**:使用大量且深遠的混響效果,使聲音更具空間感,這是環境音樂的重要元素。


4. **長音符與和弦的使用**:避免快速的旋律,採用長時間持續的音符或和弦,讓音樂更流動且放鬆。


5. **節奏極簡化**:避免複雜的打擊樂或節拍,節奏感極其輕微或幾乎不存在,以保持音樂的空靈感。


6. **音色圓滑柔和**:避免尖銳、刺耳的合成聲或短脆音,利用音量包絡線(ADSR)和濾波器調整,讓聲音邊緣變得圓滑。


7. **慢速節奏**:選擇非常慢的速度,是環境音樂的基礎。


影片中,Mike邊講解邊演示如何在數位音樂工作站(DAW)中構建一首名為"The Magic Ocean Above"的環境音樂曲目。他先從視覺影像尋找靈感,然後逐步建立和弦、和聲、氛圍聲和底蘊音,不斷調整音色、速度與結構。在創作過程中,他嘗試以B大調(B-flat major)為主,並探索小幅度移調與和聲變化,創造出魔幻且具有氛圍感的音樂風格。


Mike強調保持音符與和聲簡潔,勇敢簡化音樂的結構和元素,使整體聽感輕盈飄渺。並分享他在製作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如音符卡住),同時示範如何使用不同的合成器與效果器來增添動態和空間感。


最後,他把整個曲目做了些微調整,添加更富層次的弦樂與柔和音色,讓作品更有豐富性及流動感。他鼓勵觀眾嘗試簡單卻有效的方式創作環境音樂,希望能啟發大家製作出屬於自己的放鬆音樂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