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次訪談的繁體中文總結:
受訪者是被譽為「人工智慧教父」的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他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先驅與諾貝爾獎得主,主要推動神經網絡模擬大腦來實現智能的研究。他花了五十年推動這個方向,後來被谷歌收購技術並工作了十年。離開谷歌後,他開始公開警告人工智慧的風險,尤其是超智能AI可能會威脅人類存續。
訪談內容涵蓋以下重點:
1. **AI發展的歷史與理念**
他解釋了AI的兩大主流思路:基於符號邏輯的推理系統,與模擬人腦神經網絡的神經網絡方法。辛頓堅信後者,尤其是透過模仿大腦中神經元的連結強度調整實現學習與推理。這種方法最終證明更有前景。
2. **AI的風險**
辛頓強調兩類風險:短期的由人類錯用AI引起的風險(例如網絡攻擊、選舉操控、製造病毒、加劇社會分裂),以及長期的超智能AI可能獨立於人類存在甚至反控制人類的存在威脅。他認為後者是真實的風險,但極難預測。
3. **AI安全與監管**
他質疑現有監管措施的有效性,例如歐盟法律中不監管軍事用途的AI,且大國間競爭使得放慢AI發展幾乎不可能。他呼籲需要一種類似「世界政府」的國際協調管理,限制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首要目標的行為。
4. **AI對就業的影響**
AI特別是大型語言模型和自動化工具正在迅速取代大量重複性、知識性工作,導致大量失業的可能性極大。他建議普通人學習體力勞動技能(如水電工),因為在目前階段機器人在人類肢體操作方面還未完全普及。
5. **AI的智能與創造力**
AI以數位化、可複製性極強的特質,使其在知識與學習速度上遠超人類,更能發現人類未曾察覺的類比關係,有極大創造力。人類對自我意識和感受的浪漫想像,可能無法阻擋機器擁有類似的意識和情感反應。
6. **超智能AI未來的可能性**
辛頓認為未來20年內可能出現超智能AI,這是一個非常複雜且難以掌控的局面,既可能帶來巨大福祉,也可能導致人類滅絕。他強調目前必須投入巨大資源研究安全性,防止AI不受控制。
7. **個人情感與展望**
作為早期AI技術的開創者,他對加速AI發展感到既驕傲又憂心,特別對自己兒孫未來的就業與生活有很大擔憂。他也坦言,自己未能在家庭投入足夠時間為遺憾。
8. **對政治人物和普通民眾的建議**
他呼籲政界領袖推行嚴格監管和有負責任的資本主義,並建議民眾施壓政府,強化對大型科技公司在AI安全的監督。
總結而言,辛頓的訪談是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一次深刻剖析,既肯定其帶來的技術奇蹟,也嚴肅提醒潛在的社會安全和倫理問題,呼籲全球共同面對與解決AI帶來的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