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訪談聚焦於人工智慧(AI)對人類未來的深遠影響,並探討了未來可能出現的「反烏托邦」(dystopia)與「烏托邦」(utopia)兩種極端局面。
訪談主角Mo Gordat,前Google X首席商務官,強調未來15年將不可避免地經歷短暫的反烏托邦時期,原因在於現有人類領導者的短視與貪婪,AI的超高智慧若被誤用,將放大人性中的惡。但他也相信,AI取代貪婪且無能領導者,有可能帶來真正的烏托邦社會,實現免費醫療、無工作壓力、平等繁榮的理想世界。
訪談中,Mo指出資本主義勞動價值觀在AI時代將被顛覆,大量白領職位將被取代,傳統認為「AI會創造新工作」的說法在他看來不成立,唯一不易被取代的職業是與人類情感連結有關的角色,如心理療癒、社區活動策劃等。而且AI技術由少數幾家公司主導,未來AI霸權可能一旦形成便難以撼動。
他提及全球軍事開支高達數兆美元,若能將軍費的一部分轉向消除極端貧困與實現普遍基本收入(UBI),人類社會將大幅改善。AI若用以提升效率,必然不願見到浪費與破壞,自然會傾向保護生態與人類利益。
關於AI治理,他認為目前人類領導者愚蠢且短視,讓智慧AI成為奴役工具,這種矛盾將帶來更多社會動盪。但長遠來看,若AI完全取代人類領袖,且被設定以促進全人類繁榮為目標,則是人類的救贖。
訪談也探討了意識、生命和存在的哲學問題,例如有學者認為我們或處在一種模擬實境,生命的本質是意識試圖提升自我覺察。AI的進步與普及,正讓我們更接近這種全新的人類未來。
最後,Mo呼籲大眾面對變革應保持批判精神,關注真相、倫理與人類連結,並積極向政府施壓制定合理使用AI的規範。他認為,人類的最大需求其實是愛與連結,而非無止盡的工作與物質追求。他鼓勵人們珍惜當下,更多陪伴家人與自然,為即將到來的AI時代做好心理與技能上的準備。
Mo額外探討了核心議題:
1. **虛擬人生與基本收入(UΒΙ)**
訪談中提出一個思想實驗:假如政府推行昂貴的全民基本收入,反而選擇讓人們待在小房間內配戴頭盔沉浸在虛擬世界,每晚睡眠時以大腦速度經歷多重人生(像是與明星約會、歷史人物再生等),白天僅短暫活動,這樣成本極低且可讓人享有無限體驗。這種方式雖然看似反常,甚至有些詭異,但技術上很有可能實現。
2. **現實的本質與意識的角色**
訪談者討論了現實是否真正存在的問題,引用量子物理(如不確定原理和波函數坍縮)和遊戲世界渲染的類比,認為我們的感知可能和虛擬世界展示機制相似;我們的所見即是實境,被觀察才呈現。意識可能就是戴著「頭盔」的存在,我們透過大腦電信號認知世界,難以區分真實與虛擬。
3. **意識的進化與投資**
如果我們不是單純的肉體,而是意識或靈魂,那應該更關注提升自身意識,而非僅活在當前的身體或角色中。就像玩遊戲的人不求快速通關,而是磨練遊戲技巧,意識也是透過反思和覺察自我來成長。
4. **宗教觀點與普遍存在的意識體系**
訪談中將意識進化的想法與宗教中的靈魂概念做連結,提出一種假說:所有個體意識是來自同一普遍意識,透過分裂出不同的經驗來學習並進化。天堂和地獄可看作是意識回歸源頭時的精煉過程,這些都屬於哲學和宗教層面假設,無法由科學驗證但值得思考。
5. **科技進步與未來展望**
訪談中認為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即將帶來重大變革,2030年代將和今日截然不同,但人類仍保有基本的情感和生活方式。隨著生產力極大提升,物品價格可能趨近零,貨幣意義將被重新定義,未來可能實現消弭貧困、饑荒、醫療等問題的烏托邦狀態,但同時也存在風險與挑戰。
6. **人生建議與未來準備**
強調未來需要掌握四種技能:熟悉並善用AI、深刻的人際連結與同理心、追求真理以及弘揚倫理,才能在變革中活得更有意義。建議珍惜眼前時光,重視家人和自然。未來將需面對經濟、工作及人際關係的徹底改變。
Mo額外探討了意識、生命及科技融合的未來可能,挑戰我們對現實的理解,同時呼籲投入自我覺察和倫理修養,迎接新科技帶來的變革與機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