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複雜問題的背後,都有一個清楚、簡單,卻錯誤的答案——H.L.Mencken
"For every complex problem , there is an answer that is clear , simple and wrong."
參 https://en.wikiquote.org/wiki/H._L._Mencken
原文應為:
Explanations exist; they have existed for all time; there is always a well-known solution to every human problem — neat, plausible, and wrong
補上所謂"捷思"的定義,為上面這個諺語下個註腳
一知半解(Congnitive Heuristics)wiki上的 認知偏誤 列出100多種類型,讓我為人類的認知的正確性捏把冷汗啊…
人類以理性動物自許,認為靠著與生俱來的智慧,可以認識周遭人、事、物,不但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社會心理學中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就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自以為是科學家,對別人的行為或表現的原因好奇、觀察、分析、比較且驟下斷語。
近年來認知心理學研究顯示,人能即時處理的認識訊息有限,為避免過分操心或增加處理的效率,常用簡略的認識作用或「信手捻來的法則」(rules of thumb),處理有關人、事、物的訊息。這是一種「認識吝薔鬼模式」(cognitive miser model),常犯「偷懶」式認識作用,就是一知半解。
社會心理學家探討的一知半解有:
(1)類型代表(representativeness):即判斷對方的類型時,根據與典型的相似度下判斷。如在校園看到穿運動服且皮膚黝黑的男老師,通常猜他是體育老師或生活輔導組長。這種判斷雖也不無道理,卻可能忽略了其他情況,犯了忽略「基本數據誤差」(base-rate fallacy)。
(2)手頭記憶(availability):憑臨時記憶或粗略思考所及,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如偶然飛機失事,便誤認飛機是最危險的交通工具,忘了機車事故頻率更高。因而造成「誤信效應」(false consensus effect)。
(3)引導作用(priming):即刻收到的訊息,影響相關的回憶,即據以判斷。如剛看過恐怖電影的人,走進黑漆漆的巷弄會害怕。
其他的一知半解如定錨作用(anchoring),指受先前事件的誤導;框架作用(framing),指受主題鋪陳方式影響;模擬作用(simulation),指受想像可能狀況的影響,這些都使人不假深思,妄下判斷,造成一知半解的情形。]
例如某報導說,大考中心研究指出,學測入學的學生在校表現較好。這就是一種因果謬誤,我相信就像當初批評明星高中的論點一樣,我們只要讓指考比學測先實測、分發,就會得到相反的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