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訪談主要在講述如何有效且健康地降低體脂肪至約12%,並長期維持理想體態。以下是重點總結:
1. **體脂肪與外觀差異**:
- 30%體脂肪看起來較為肥胖,降至20%左右偶爾可看到腹肌線條,15%時上腹部開始明顯,12%則能清楚看到六塊腹肌且手臂靜脈暴露。
- 少於1%的美國男性能達到12%或以下的體脂水準。
2. **肌肉維持的重要性**:
- 減脂若不練重訓或不正確練習,體重下降中約一半可能是肌肉流失,這會讓身體增加飢餓感,反而不利減脂。
- 建議在減脂期可採用較輕重量、高次數的訓練方式,每週訓練頻率維持2~3次,確保肌肉維持。
3. **訓練量與維持肌肉**:
- 最新研究發現,每週兩次全身性訓練,每肌群約做6組即可有效防止肌肉流失。
- 即使增加有氧運動量,也不一定會帶來更明顯的體重下降,但能促進燃脂比例。
4. **飲食原則**:
- 蛋白質攝取以每公斤體重1.8~2.8克為宜,有助於保持肌肉。
- 熱量控制是關鍵,過多無法減脂,過少反而讓身體燃燒肌肉。
- 建議依個人口味調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比例,保持飲食的彈性與滿足感。
- 適量吃點甜點和零食也無妨,只要整體熱量維持赤字即可。
5. **熱量與代謝適應**:
- 隨著體重下降,基礎代謝率會降低,每減少體重5%,每天可能少燃燒100~200大卡,所以必須定期調整熱量攝取以持續減脂。
- 建議每週秤重,觀察趨勢,若停滯兩週,則適度減少熱量。
6. **心理與飲食心態**:
- 避免過度限制導致暴飲暴食,允許偶爾享受喜愛的食物且坦然接受。
- 設定合理目標,避免一次減掉過多體脂,分階段慢慢下降,有助維持長期成果。
- 飢餓感是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但不要過度專注於這點,接受並透過科學方法管理。
7. **有氧訓練的合理使用**:
- 適量增加每日步數(7,000~9,000步為佳),並可輔以短程有氧運動,促進脂肪燃燒和食慾控制。
- 過度運動有時會降低身體其他日常活動消耗,導致總消耗熱量增加有限。
綜合以上,透過科學管理飲食與訓練,搭配適當心理調適,能有效達到並維持低體脂12%的理想體型,而非急速減重或依賴單一方式。該訪談還提及一款名為Built With Science的應用程式,可為使用者提供個人化健身和飲食計畫,幫助達成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